即使使用現貨 ETF 也無法克服國內加密貨幣法規

即使使用現貨 ETF 也無法克服國內加密貨幣法規


Published on

即使使用現貨 ETF 也無法克服國內加密貨幣法規

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宣布批准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後,比特幣 ETF 自 2024 年 1 月 10 日起開始在美國股市交易。然而,國內金融服務委員會已確定現貨ETF可能違反現行《資本市場法》,並正在加強監管措施,包括禁止國內證券公司購買它們。

最近,現貨ETF獲得批准,想要投資加密貨幣(虛擬資產)的國內企業面臨著一種投資比特幣的新方式。在此之前,由於監管和法律空白而擔心直接投資的公司正在選擇其他間接投資方式,例如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交易所Coinbase(納斯達克,COIN)的股票。但現在比特幣現貨 ETF 在股票市場上交易,企業有了新的投資選擇。

然而,韓國不僅沒有推出比特幣現貨ETF,即使透過可以購買海外股票的證券公司也無法投資現貨ETF。透過觀察韓國如何實施加密貨幣法規就可以理解這一點。

從2017年12月政府公佈的《虛擬貨幣相關緊急措施》開始,韓國正式禁止加密貨幣首次代幣發行(ICO),並公佈了實施虛擬資產相關緊急措施的計畫。很快,企業在海外設立幽靈公司、間接進行ICO的做法普遍存在,而國內法律並沒有直接懲罰ICO的規定。針對這種情況,政府加強監管,督促建立資訊保護管理系統和身分驗證系統進行間接監管。

2018年,金融委員會宣布“虛擬資產交易實名制”,並採取措施禁止商業銀行提供虛擬資產交易帳戶。對此,投資者向憲法法院確認,金融委員會禁止提供虛擬資產交易帳戶。帳目違憲。我提交了一份請願書,要求憲法。然而,合憲性決定做出後,「虛擬資產實名交易制度」未經國會立法而實施,引發了爭議。

2021年,修訂了《特定金融資訊法》,並採取措施加強客戶驗證義務,使得虛擬資產交易所只有透過銀行擁有實名帳戶才能進行交易,並且隨著旅行規則的實施,國內交易所加強了客戶核查,措施有待加強。

隨後,2023年將實施《虛擬資產使用者保護法》,擴大《資本市場法》禁止非法證券交易的規定,以適應虛擬資產市場。國民議會的進程,這將導致這一點。該法律的製定是為了採取行動解決出現的問題。

最後,2024年,國內金融服務委員會將對現貨ETF採取監管措施,但由於缺乏法律依據,隨著政府主導的監管增多,威權原則可能得不到尊重,或者個人自由可能受到嚴重侵犯。有人擔心

透過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韓國對於加密貨幣的監管正在逐步加強。對此,儘管為國內公司創造了投資現貨ETF的新方式,但由於韓國現有的法規,他們無法繼續投資。
來源 - www.investing.com

最新 ETF 新聞